
洞口融媒6月16日讯(通讯员:谢定局 肖武涛)“青草湾的乡亲们,洪水要来了!赶紧往高地撤!”6月8日凌晨三时许,一阵急促的锣声划破洞口县古楼乡古楼村青草湾的漆黑的夜空,也惊醒了沉睡的村民。这是该村党支部书记付照凤根据多年来的基层工作经验发出的第一道救援指令。
雨幕中的青草湾,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安宁和温驯,脚下的雨水迅速在地面汇成急流,远处河面水位正在疯狂上涨。付照凤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县乡应急部门的紧急通知:“立即转移危险区群众!”
看到指令和他的判断完全一致,付照凤立即启动“户帮户”紧急转移避险工作机制,发出了第二道转移避险指令:“别等了!现在就挨家敲门,重点盯紧独居老人和河边住户!”随着付照凤迈开裹满泥浆的裤腿,率先砸响了青草湾第一户村民的大门,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大营救就此展开;他不知道的是,一场强度达157mm,河水超警戒线3.2米的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正在气势汹汹地袭来……
18户全部转移
此时的青草湾,洪水已漫过公路,雨水裹挟着泥石灌进村民家中,几棵碗口粗的电线杆歪倒在积水中。
付照凤立刻联系电力部门断电,随后拽上组长分头敲门转移群众。走到河沿第二户时,只见易正晚的女婿正扒着窗户急得直哭,屋内传来大爷断断续续的咳嗽声。82岁的易正晚老人耳背多年,暴雨声早把敲门声盖得严严实实。
“让开!”付照凤猛地推开挡在门口的杂物,顺着湿滑的木梯手脚并用地爬到二楼。此时积水已漫到一楼窗台,浑浊的水流正往楼梯间倒灌。他撞开反锁的房门,一把背起老人往楼下冲,身后传来家属带着哭腔的呼喊:“书记小心啊!楼梯要塌了!”等他把老人稳稳放在安全地带时,二楼的窗户已被洪水漫过半截,家属瘫坐在地,攥着付照凤湿透的衣角直发抖。
面对通讯中断的困境,付照凤继续采用敲锣、喊话、逐户敲门等传统方式,连续涉水奋战。对部分心存顾虑的村民,他抢抓时间采取强制方式,仅用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全村危险地带18户群众的转移工作,成功实现“零伤亡”目标。
20小时“逆行”
6月8日上午,暴雨渐停。此时的古楼村多处出现灾情,付照凤穿梭在齐膝深的积水中,一边安抚安置点群众情绪,一边用嘶哑的嗓音反复叮嘱:“大家别怕,我们村两委一直在的!”
在该村的临时安置点,他握着易正晚的手耐心疏导:“您看这雨势在减弱,咱们先在这儿歇稳当,等水退了我背您回家。”转头又给蜷缩在角落的孩子们分发面包,粗粝的手掌抹去他们脸上的泪痕时,留下一道淡淡的泥痕。
在每处道路塌陷的现场,付照凤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用木棍试探路基塌陷情况,并一一插上缠上荧光胶带的木棍做好警示,付照凤说,要把每处塌陷都标清楚,不然夜里群众摸黑走是要出事的!
27个“未接来电”
夜色渐浓,安置点的灯光次第亮起。付照凤在村民家中“简单对付一口”后,又摸黑走向村委会。
村委会的洪水早已退去,留下厚厚的一层淤泥。一行人走过,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付照凤打趣道:“舍己为人,这是共产党人坚实的脚印。”
当他们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跪在淤泥里整理受灾统计时,才发现付照凤的胶鞋早已被洪水泡得开了胶,脚趾磨出的血混着泥水往下淌。
当墙上的时钟指向22时,付照凤妻子再次打来电话,这是她打来的第27个未接来电。付照凤赶紧接通电话,数落和担心之余,妻子告诉他,家里的土坯房后墙已在洪水中坍塌,此刻妻子还在邻居家借宿。
放下电话,一阵内疚涌上心头。付照凤在统计表空白处匆匆写下:付照凤家,房屋受损。望着屋外寂静的夜空,付照凤简单思忖后又抓起手电冲向屋外,对其他村干部说:“不知易正晚的情绪怎么样?还是去看看比较放心!”
责编:杨嘉泓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